統計過程控制是科學的,但沒有得到有效應用。原因如下:
1.SPC只是一種好的質量控制方法,并不能帶來實際效益。然而,許多人認為SPC應用=質量改進。實際過程是SPC給出信息,最終依靠人的思維去分析原因。要靠人的經驗和技能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要靠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團隊去實施。該團隊還應該能夠在對策失敗時進行審查并找到對策。
2.SPC過程能力統計是以過程控制為前提的,只有在這種條件下,結論才有意義。
3.SPC過程控制主要是通過在控制圖中跟蹤點,更直觀、更靈敏地區分過程中是否存在異常點,但這種異常只是一種統計異常報告,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然而,許多質量經理盲目相信生產情況異常或產品質量正在發生。這些質量管理人員往往不去實際調查,不去偽存真,只在辦公室發號施令,決策時常出錯。有的甚至在執行過程中引起下屬或相關部門的抵制。部分部門或人員壓力大,被動執行指令,欺騙他人等。,這又導致生產中出現許多新的管理問題。
4.SPC過程控制基準源于汽車行業本身的質量A要求,其行業質量控制成本相對較高。SPC是一種經濟的方法,但SPC的應用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對于其他傳統行業、低附加值行業、技術水平較低的企業或者客戶原有的低質量要求,SPC的應用就像“用刀殺雞”。
5.事實上,對于不斷變化的生產現場和有相當壓力和工作量的質量負責人來說,在強調效率的企業內部環境中,SPC發現的很多異常還沒有來得及分析和解決,新的問題和異常又出現了。久而久之,異常現象不斷累積,給人的印象就是敵人就在眼前。但是一個月總結下來,不合格品沒有增加,不自覺的“SPC真的有用嗎?”這個想法。
二、程控實施過程中的幾點建議
為了在企業中真正實施SPC,企業可以考慮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總而言之,就是:
1.超越滿足客戶要求,追求所有相關方的利益。
企業不僅要關注客戶,還要關注未來和潛在的需求,即組織內部的員工、組織的所有者、組織外部的供應商、合作伙伴、銀行、相關群體以及所有社會利益相關者等。
2.超越狹義的質量,追求廣義的質量盆地。
狹義的質量是滿足顧客要求并使其滿意的產品的最高質量。廣義的質量還需要包括產品的交付時間、服務效率、生命周期、可維護性和質量成本。因此,成功的質量超越了滿足客戶需求,注重交付時間和效率,注重實際結果,實現最佳效益。
3、以人為本,全員參與
這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倡導合作精神,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共同創造命運共同體。一方面大家都關注組織的發展,另一方面努力讓員工滿意;二是建立以人為本的領導、干部、員工共同參與的質量管理體系,讓每個人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明白自己的授權和責任,有自己的承諾;三是關注人的自我提升要求,加強教育培訓,鼓勵學習,鼓勵學習交流,提高全體員工素質。
4、全過程質量管理
也就是說,它包括了從市場調研、產品開發到設計、制造、交付到售后服務的所有過程,運用系統的過程方法,以預防為重點,控制與質量開發、產生、形成、實現、銷售、維護相關的所有因素,從而在形成之前或形成過程中消除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
5.采用科學實用的質量決策和技術質量方法。
為了實現成功的質量管理,我們必須始終做出科學和實用的質量決策,以確定質量方針和目標,并正確定位質量。同時,始終運用有效的技術質量方法分析和解決質量問題,使質量管理技術與專業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6.持續改進和追求卓越。
為了取得長期的成功,需要不斷尋求改進和持續改進的機會。我們不僅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還要致力于創新,提高基礎,精益求精,上一層樓。
上一篇:SPC提高變速器質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