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情況。按照數據大小的順序從左到右列出這些不良項目的圖表。從圖中可以看出哪些項目存在問題,影響程度如何。可以對重要項目進行調查分析,采取可行的改進措施。柏拉圖就是通過統計的手段,將這些不良現象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
根據收集的數據,根據不同的判別標準,例如缺陷原因、缺陷條件和缺陷發生位置,尋找占最大比例的原因、條件或位置的圖表。柏拉圖又稱帕累托圖。它是一個圖表,用于將質量改進項目從最重要的到最不重要的排列。柏拉圖由一個橫坐標、兩個縱坐標、幾個按高低順序排列的矩形(除“其他”項目外)和一條累計百分比虛線組成。
七種質量控制技術的主要用途
(1)以重要的順序展示每個質量改進項目對整個質量問題的作用;
(2)識別質量改進的機會。
(即識別對質量問題影響最大的因素并加以確認)
七種質量控制技術的繪制步驟柏拉圖
1)選擇項目進行質量分析;
2)選擇用于質量分析的計量單位,如頻率(頻率、件數)、成本、金額或其他;
3)選擇數據進行質量分析的時間間隔;
4)畫橫坐標;
5)畫縱坐標;
6)在每一項上畫一個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該項的計量單位值,顯示每一項的影響;
7)從左到右累加每個項目的值(用百分比表示),畫出累計頻率曲線(帕累托曲線),顯示每個項目的累計影響;
8)使用柏拉圖確定質量改進最重要的項目(幾個關鍵項目)。
七大QC技術的柏拉圖注意事項
1)一般來說,幾個重點項目應該是QC小組有能力解決的最突出的一個,否則會失去發現主要矛盾的意義,要考慮對項目進行重新分類;
2)縱坐標可用“件數”或“金額”表示,原則是更好地找到“主要項目”。
3)當不太重要的項目很多時,橫軸會變得很長,通常列在“其他”一欄,所以“其他”一欄總是在最后;
4)確定主要因素并采取相應措施后,為了檢查“措施效果”,應重新繪制布置圖。
七項質量控制技術的柏拉圖應用實例
2001年,某公司QC小組對其電子產品的用戶反饋單進行了統計,整理后的信息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出,公司產品的“塞焊缺陷”應該是“質量改進”的主要對象,需要進一步調查分析。
以上是質量管理工具之一柏拉圖的介紹,其中柏拉圖遵循2月8日的原則,即:
1.80%的問題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2.80%的索賠發生在20%的生產線上;
3.80%的銷售額是由20%的產品帶來的;
4.80%的質量成本是由20%的質量問題造成的;
5.80%的質量問題是由20%的人員造成的。
質量控制的七種方法——帕累托圖法,又稱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圖法、柏拉圖,是一種找出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的簡單有效的圖表法。
上一篇:SPC統計過程控制之SPC控制圖
下一篇:關于化工行業品質管理的幾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