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團隊和集體討論(頭腦風暴)
必須確定合適的人員參與。團隊必須由各種能力和各種培訓的成員組成,團隊成員必須愿意參與。
團隊確定到位后,盡量優化各方面的改進。焦點在系統、設計、產品、流程或服務中是否清晰?存在哪些問題,在什么環境下預計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你是考慮客戶和供應商,還是獨立進行持續改進?如果客戶和供應商已經確定了具體的故障,工作將會更容易,因為改進方向是明確的。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只獨立追求持續改進,集體討論、相似圖、案例法和因果圖一般是識別改進方向的最佳工具。
2.功能框圖或流程圖
功能框圖適用于系統和設計FMEA,工藝流程圖適用于工藝和服務FMFA。要保證每個成員的能力基本一致,是否明確每個人對系統、設計、流程、服務都了解?是否每個人都了解與系統、設計、流程和服務相關的問題?
功能框圖主要針對系統和設計,流程圖主要針對流程和服務。這兩個工具提供了一個工作模型,并簡要描述了系統、子系統、組件、過程、裝配和服務之間的交互和關聯,有助于成員對系統、設計、過程和服務有一個深刻的理解。
分類
團隊了解問題后,就可以開始實際分析了。這個時候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哪個部分重要?我應該從哪里開始?有時這個步驟可以省略。因為根據客戶的要求和反饋、擔保費或其他給定信息,優先級實際上已經確定。
4.數據收集
團隊開始收集故障數據并進行分類。這時,團隊開始填寫FMEA表單,識別出的故障是FMEA中的故障模式。
5.分析
使用數據構建解決方案。請記住,收集數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實際情況,并最終根據學到的信息做出決定。過程如下:數據→信息→知識→判斷。
分析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團隊可以使用集體討論、因果分析、QFD、DOE、統計過程控制(SPC)、other FMEA、數學建模、模擬、可靠性分析以及團隊成員認可的任何其他方法。
用從這些步驟中獲得的信息填寫FMEA表格,包括故障影響、現有控制、嚴重性、發生和檢測程度等。
6.結論
用數據說話,根據分析得出結論。
該步驟獲得的信息用于嚴重性、發生率、檢測和風險序號的定量分析,并完成了FMEA中的相應列。
7.確認/評估/測量
結論記錄后,應對分析的成敗進行確認、評估和衡量。評估可以從以下三個基本問題開始:
事情比以前好了?
情況比以前更糟了?
情況和以前一樣嗎?
從該步驟獲得的信息將用于選擇糾正措施,并在FMEA表格的相應欄中評估這些措施的結果。
8.重復所有操作。
無論第7步的答案是什么,根據FMEA持續改進理論,團隊必須再次持續改進。
長期目標是消除每一個故障,短期目標是在故障無法消除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其損失。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考慮公司的需求、成本、客戶和競爭。
FMEA應該持續多久?
實現FMEA是一項耗時的任務,但如果可以評估所有的故障糾正備選方案,那么它仍然值得一做。至于八步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前三步,對問題的識別、理解和優化會占總時間的60%~80%左右,剩下的時間會花在實際分析上。
對于任何FMEA,沒有具體的時間范圍或限制。時間的長短是由客觀條件、目標和項目的復雜性決定的。
正確的FMEA可能只需要1/4頁,只需要0.4小時即可完成。相反,a FMEA需要164頁和6個月的工作時間(5個人每周開會兩次,每次3小時)可能無法保證工作已經完成。
FMEA通常用于產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先考慮FMEA對于相同或相似的產品,然后將差異作為獨立的項目進行分析。這些商品之間的傳承非常普遍,比如洗衣機、螺絲、彈簧、O型圈。它們有一些內在的共同特征,同時又都有一些特殊的屬性。
上一篇:SPC實施步驟,質量工程師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