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FMEA在DMAIC項目中的應用簡述:
眾所周知,DMAIC項目M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問題的潛在原因。這時,我們通常使用魚骨圖、系統圖、關聯圖等工具來查找原因。但是對于比較復雜的問題,我們也會采用過程分析的方法,將宏觀過程中涉及的關鍵過程分解成粒度更細的微觀過程,然后列出每個微觀過程(P)中可能出現的問題(O),同時通過逆向追溯找到引起問題的過程輸入(I),也就是產生問題的原因。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IPO分析。
魚骨圖分析和IPO分析找問題原因有區別嗎?其實這兩種尋找問題原因的方法有很大的區別。魚骨圖分析背后的邏輯是5WHY方法,這是魚骨圖分析的實踐,通過不斷地問“為什么”,不斷地回答和確認答案,直到找出根本原因。但IPO分析的方式,輸入(I)往往只是第一個原因,不一定是我們要找的根本原因。這時,我們需要用到另外兩個工具,一個是因果矩陣(也叫CE矩陣),另一個是FMEA。因果矩陣的目的是篩選很多可能的原因,FMEA最重要的功能是“根源挖掘”。這樣,IPO分析+因果關系矩陣+FMEA就成為我們尋找復雜問題根源的有力組合工具。
IPO分析
CE矩陣
當IPO分析找出第一層潛在原因,CE矩陣篩選后,下一步就是用FMEA找出根本原因。當然,這里FMEA除了找到根本原因之外,還有其他功能,包括通過評分和排序來確定因素的重要性,通過對當前預防措施和檢測措施的調查,找出要采取的改進措施并進行跟蹤。
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潛在故障的原因/機制”一般是5WHY發現的最后一個未經驗證的原因。如果這個根本原因很明顯,或者有直接證據,很容易改善,可以通過速戰速決來改善。如果根本原因很明顯,但改進難度大、風險大、成本高或者需要很長時間,我們一般可以直接進入第一階段制定改進計劃。如果這一層的原因沒有那么明顯,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我們需要把這個因素放在A階段收集事實和數據進行驗證,驗證后才能進入I階段進行改進。
下一篇:六西格瑪設計:如何進行實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