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記錄調查表
記錄調查表也稱為不符合項調查表。它可以記錄某一段時間內某一特性出現的頻率,或者幾批同類型產品中各種缺陷出現的頻率。
表1是某印刷廠成品抽檢中書籍裝訂印刷不合格項目記錄。共記錄了25個連續時間段,共計23164個樣本。從不合格項的總頻率可以看出,裝訂印刷錯誤主要集中在字跡不清、頁漬、紙張折疊等方面,在提高圖書印刷質量、降低不合格率的過程中應優先考慮。
根據記錄調查表,可以做進一步的排列圖,更直觀的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2.分發調查表
分布調查表有時也叫質量分布調查表或生產過程檢驗表,用來記錄某一產品的某一質量特性值的分布情況。
分布調查表根據歷史數據,將數據分布范圍劃分為若干個等距區間并作為橫軸,縱軸以5為間隔列表,以供調查和記錄。調查表與直方圖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直方圖是根據已有數據合理分組后再作圖,而調查表是事先根據經驗分組并制表后再現場記錄。
表2顯示了部件調查表的直徑分布。該零件直徑的合格范圍為0.97cm-1.04cm,本次在該范圍內對142個零件的直徑進行了逐一取樣記錄(如圖)。根據質量分布調查表的顯示,很容易判斷出抽檢的142個零件直徑服從正態分布,其中有3個零件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11%。
3.缺陷位置調查
如果產品的缺陷類型與其在產品上的位置相關,那么可以使用缺陷位置調查表缺陷定位調查表可以直觀的反映各種缺陷的位置和密度。
缺陷位置調查表實際上是一個可視化的外觀圖。調查前,先畫出產品的外觀圖,指定不同圖標代表的缺陷類型。在抽查一批產品的過程中,調查人員發現的每一個缺陷,都要根據缺陷的類型和發現的位置,在調查表的相應位置用不同的圖標標注出來,以便調查表直觀地看到哪些缺陷容易出現在哪些位置,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改進或控制。
表3為某汽車廠商汽車外觀調查表的油漆缺陷,收集了4251輛汽車的油漆缺陷。汽車涂裝過程中常見的缺陷有色斑、塵粒和流漆。從表中很容易看出,色斑和塵粒是常見的油漆缺陷,其中色斑更容易出現在前門,塵粒更容易出現在車廂上部和底部,油漆流淌缺陷較少且集中在車廂下部和后門。這樣便于進一步分析原因,找到改進措施。
4.缺陷原因調查表
缺陷原因調查表也被稱為矩陣調查表,用于找出缺陷產生的原因。這個調查表還要求事先確定缺陷的類型和代表符號,然后分別用生產過程對應的設備、操作人員和工時作為橫欄和縱欄的標題。調查時,在橫桿上記錄各種缺陷及其數量。
表4是玻璃制品廠兩個生產隊生產的玻璃的質量缺陷原因表。在一周內連續五個工作日生產的玻璃的抽檢中,兩組的誤差類型和數量見調查表。可以看出,第1組生產的玻璃常見缺陷是氣泡,而第2組生產的產品主要質量缺陷是色斑。原因是1組使用的設備比較老舊,而2組設備的清潔工作做的不好。
使用調查表收集原始數據,要對一些數據進行整理和處理,以獲得更直觀有效的信息。繪制統計圖是處理數據的一種簡單方法。好的統計圖可以幫助用戶直觀、快速、準確地獲得有用的信息。后續天行健管理咨詢將介紹幾種常用于發現質量問題的統計圖。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尋找質量問題的直觀工具2—直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