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管理配合六西格瑪工具的使用在很多方面與傳統的全面質量管理形成對比。天行健咨詢總結了幾個內容進行分析:
1.最大限度提高客戶滿意度
傳統的全面質量管理也關注顧客,但對顧客的關注程度不夠高,不能真正反映顧客的滿意度。然而,在六西格瑪的實施過程中,其流程和方法緊緊圍繞客戶滿意度展開。許多有長期全面質量管理經驗的公司驚訝地發現,全面質量管理在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時并沒有真正關注客戶,它對客戶滿意度的改善甚微。六西格瑪管理與傳統的全面質量管理相比,它更關注顧客,更貼近顧客,更能直觀地反映顧客的需求。
2.最真實的事實驅動管理
在過去的全面質量管理中,也提出過這種事實驅動的概念,但全面質量管理所發現的“事實”并不具備充分的依據,即它所發現的所謂原因并不能為實施相應的解決方案提供足夠的“理由”,它所導致的經營決策具有很強的主觀概念和假設性。它造成的最直接的問題是,根源被隱藏,隱藏的因素被忽略,企業資本被消耗在無用的商業決策和解決方案中。
六西格瑪根據數據做出決策和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確定兩個問題。一個是確定數據收集的方向和范圍,什么樣的數據是企業真正需要的,能反映真實問題的。另一個是數據反映的問題。面對這些數據,企業如何讓其產生效益,減少損失?
3.流程對策
在傳統的全面質量管理中,由它引起的管理決策也會對過程產生影響。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數據基礎支持,整個問題的確定不具有嚴格的真實性,使得管理決策所面臨的問題缺乏重點,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管理決策面向全過程失去了企業利益的基礎。
六西格瑪管理與傳統全面質量管理在流程上的區別在于六西格瑪的數據支持更容易得到領導的支持,而全面質量管理很難確定問題的真實性,因此很難得到領導的支持。同時,六西格瑪更容易找到問題的關鍵,針對過程措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業劣質資本,增加利潤,而全面質量管理往往達不到這種效果。
4.預防性管理和積極行為改善
六西格瑪提出的改進不是對單一事件的改進,而是建立一種習慣,將通常被忽視的業務活動標準化,避免造成重復或新的業務問題。這包括六西格瑪對流程的監控和審查,為業務活動設置優先級,強調一次重要的業務活動,避免重復舊習慣導致的業務流程。
六西格瑪預防性管理不僅存在于過程中,還會影響員工的思維和行為,削弱既定的無效慣性。改進內容實施后,六西格瑪將繼續發揮控制作用,監控改進措施在業務流程中的應用和效益。它約束員工在做有實際行為影響的事情之前給出足夠的理由,而不是一味的跟隨慣性,導致員工主動分析自己的工作行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管理習慣。
5.打破合作邊界
全面質量管理導致的企業劣質資本不僅僅體現在經營戰略上,全面質量管理導致的一系列企業和管理問題已經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部門合作、員工管理、信息傳遞與反饋、執行力等管理要素都會受到影響,全面產生企業的劣質成本。在合作方面,六西格瑪管理可以理解為一種驅動力,它賦予不同部門的不同員工一個共同的目標,并以客戶價值為前提強化這些目標,使組織行為和員工行為在實際的企業效益提升中清晰發展。
6.接近完美并不完美
任何一種管理或規則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它有其存在的范圍和發揮效力的條件。六西格瑪作為一種新的理念和方法,它也有風險。接近完美的意義在于能夠容忍失敗。基于傳統全面質量管理產生的慣性和六西格瑪帶來的可能風險,人們即使看到一個近乎完美的可能方法,仍然會因為害怕可能的風險而拒絕新方法,不去嘗試是不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