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縮短修理周期為例,我們可以先梳理一下影響修理周期的主要原因,比如設備檢查的準確性;維修質量和安全事件;設備的現場修理時間;綜合工廠和專業工廠的協調和管理;人員能力和素質;以及薪酬和績效管理系統。然后在這些原因中,為六西格瑪管理選擇在現行體制下可行改革的項目。根據六西格瑪管理的五個步驟,我們可以分別執行以下任務:
1.定義
六西格瑪項目是“提高裝備維修工程的檢驗精度”。之所以選擇該項目,是因為提高設備維修工程的檢驗精度,可以大大提高修理準備的準備程度,減少施工過程中的附加項目,達到縮短修理周期、降低修理成本的目的。而且在管理體制沒有調整改革的情況下,開展這個項目是可行的。
2.尺寸
收集以往的維修數據,從數據中分析工程檢驗在設備各個部位和專業的精度,以排列圖為工具,分析精度最差的部位和專業。
3.分析
根據工程檢驗準確率最差的部位和專業,召集檢維修室、工廠、部隊、設計部等相關單位,討論分析檢驗準確率低的原因,是檢驗人員能力問題、設備儀器問題、部隊使用問題還是設計本身問題?通過討論,確定了導致檢測準確性差的關鍵因素。
4.改進
通過對關鍵因素的分析,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如果是檢查員能力的問題,可以通過加強培訓、案例收集分享、人員檢驗資質考核等方式提高檢查員的能力。
5.控制
對于改進中取得實效的措施,我們會以文件或標準的形式固定下來,作為今后工作的基礎。
在“提高裝備維修工程檢驗精度”的六西格瑪項目取得初步成功后,還要再接再厲。我們可以繼續進行新一輪的六西格瑪改進,目的是“提高設備維修工程的檢查精度”,也可以選擇其他影響修理周期的原因作為新的六西格瑪管理改革項目,以達到“持續改進,持續改進”的目的
六西格瑪管理對于裝備維修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東西。如果要在修理部進行,需要上級部門和領導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一線修理人員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開展六西格瑪管理試點工作,不斷加大六西格瑪管理人員培訓和六西格瑪管理推廣,必將推動設備維修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