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六西格瑪第二方面的局限性,指出了改進模型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并給出了克服方法的解決方案,以部分消除人們對六西格瑪的失望和疑慮。
1.收集和分析數據
測量階段數據收集的目的是驗證測量系統,了解過程,為分析階段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礎。分析階段數據收集的目的是分析過程,以發現和確定關鍵產品特性(KPC)和關鍵過程質量特性(KCC)的影響因素。利用收集到的數據,做基本的圖形分析,更直觀的展現數據,觀察數據的整體變化趨勢,特殊趨勢,特殊現象。
常用工具:對賬單、流程圖、直方圖、柏拉圖、因果分析圖、趨勢圖、箱線圖,可以幫助直觀清晰地分析問題,只找出明顯缺陷的原因,解決最基本的質量問題。它們對于解決長期的質量問題完全沒有用。
2.建立并驗證因果關系。
①建立因果關系。
在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基礎上,找出關鍵產品質量特性和關鍵過程質量特性的影響因素,并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建立這些關鍵質量特性與影響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此時方法可應用于頭腦風暴、因果圖、關聯圖、系統圖、矩陣圖等。,把影響因素和特征結果有機地聯系起來,明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
腦風暴法是基于專家的經驗和直覺判斷,很可能會把根本原因猜錯。其他方法注意文字資料的整理,這是團隊使用的重要工具。這些工具在計劃和相關性研究中是有用的,但它們與解決問題無關。
②驗證因果關系。
對于已經建立的因果關系,項目團隊需要進行頭腦風暴和討論,并在實現組織的產品或服務以及工作實踐的過程中進行驗證,從而確定是否真正找到了影響因素,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這時,適用的方法包括散點圖、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假設檢驗等。只有在可能的因素很少且很明顯的情況下,猜測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然后評估各種關系的統計顯著性,驗證這種關系。對于大量輸入因素的長期質量問題,我們無能為力。
3.確定關鍵因素
在建立和驗證了因果關系后,要盡力抓住“關鍵少數”,即確定幾個關鍵因素,從這些關鍵因素入手,集中可用的資源和時間,提高六西格瑪的質量。常用的方法散點圖、相關分析、回歸分析、正交設計等。
可見,在建立因果關系時,更多的是基于直觀的經驗判斷、工程猜想和想法,很有可能是猜測錯了。如果使用有效的診斷工具來建立因果關系和確定關鍵因素,分析過程將變得更加邏輯、科學和有效。
上一篇:六西格瑪管理給組織帶來的優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