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持續改進最重要的是實現流程標準化,即項目組完成改進工作后,流程的所有步驟都表現出良好的穩定性。這樣,即使項目組解散后,改進活動也可以按照原來的步驟和進度繼續進行。在控制階段,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過程變化,各種操作條件需要標準化。標準化是指根據公司的實際資源情況或改進結果,對材料、零部件、設備和產品的規格或說明,作業和服務的過程和規范進行統一規定。經驗表明,無論是過程中的問題和缺陷,還是改進活動中遇到的障礙和事故,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改進階段的成就是顯著和令人興奮的,但也是脆弱的。項目組很難保證自己的努力不會白費。但通過規范化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穩定過程的投入和產出變量,從而減少過程的波動,穩定產出。同時也可以積累好的方法,從而增強組織學習能力,為后續發展積蓄力量。要實現標準化,就要明確組織中各個部門的角色,以及部門中各個崗位的職責。在部門運作過程中,被認定為好的流程和方法會用文件固定下來,形成標準。可以提高部門運營的資源利用率和運營效率,減少失誤,降低運營成本。標準化操作,即操作人員和設備的最佳組合,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工藝改進具有重要意義:
1.從過程中找到問題真正原因的概率大大增加。
2.降低質量改進的成本。
標準化操作減少了工藝波動,縮短了每一階段改進的周期,降低了成本。
3.突出異常情況有助于解決問題。
如果不進行標準化操作,操作方法五花八門,無法區分正常和異常情況,這是可以通過標準化操作避免的。
4.讓培訓新員工變得更容易。
因為所有操作流程都有規范的文檔,新員工只需要學習文檔,比沒有文檔省力很多。
5.提高質量。
標準化的操作減少了工藝變異,所以質量會提高。
在標準化的過程中,讓流程管理者,尤其是流程負責人參與到解決方案中,可以讓標準化工作變得更加容易和順利。如果最終管理改進過程的人能夠參與到改進活動中來,對整個改進活動將大有裨益。否則,團隊成員將不得不仔細解釋改進的好處。如果負責流程的人愿意承擔實施解決方案的責任,改進將會大大簡化。
上一篇:什么是六西格瑪的財務戰略
下一篇:六西格瑪控制階段的第二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