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廣泛應用于提高產品質量,尤其是制造業,其核心是減少缺陷和不合格品。現在,六西格瑪也被廣泛應用于服務行業。
根據美國《質量文摘》2003年發表的調查文章數據,目前六西格瑪管理的實用領域占其他行業的49.3%、38.2%和12.5%,可見六西格瑪的應用前景廣闊。
六西格瑪管理是一種突破性的質量改進方法論,通過持續的過程改進來追求卓越的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降低成本。它是根據組織追求卓越領導力的目標,對關鍵管理項目進行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變革和經濟改革活動。
1、質量特性必須滿足顧客的要求;
2.避免質量特性形成過程或結果中的缺陷(本節中的缺陷是工程術語,指未達到預期或規定的要求。不是與產品責任相關的法律術語),達到六西格瑪級別。
3.質量特性滿足顧客的需求,必須正確定義質量,用量化的語言描述產品(硬件、軟件、過程材料和服務)的質量特性(包括固有特性和賦予特性),并充分考慮收益和成本。
在正確定義顧客滿意和顧客忠誠的質量基礎上,形成質量特性的過程和結果應避免缺陷和風險,使誤差僅為百萬分之3.4(DPMO = 3.4或3.4PPM)。如圖1所示。
圖1 六西格瑪質量示意圖
表2給出的是對四西格瑪水平與六西格瑪水平的對比,可以看出從四西格瑪質量提高到六西格瑪質量的意義。
表2 六西格瑪與四西格瑪質量的比較
六西格瑪管理能使企業的質量活動同時為顧客、員工、業主和整個公司創造價值和經濟效益。它注重質量的經濟性。六西格瑪管理的核心特征是顧客滿意度最高,資源成本最低。
通過實現六西格瑪管理,可以讓客戶和企業同時滿意。對客戶來說,就是及時以最能接受的價格獲得滿意的產品;對于企業來說,就是用盡可能低的成本和盡可能短的周期實現最大的利潤。只有這些都實現了,“質量”二字才會真正對企業有意義。
六西格瑪管理強調組織滿足顧客要求的過程能力的定量測量,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改進目標和機會。這里,六西格瑪水平(通常用英文字母Z表示)是流程滿足客戶需求能力的度量。西格瑪級別越高,流程滿足客戶要求的能力越強,流程出現缺陷的可能性越小;相反,西格瑪的水平越低,流程滿足客戶要求的能力越低,流程出現缺陷的可能性越大。
“西格瑪”這個詞來源于統計學中標準差σ的概念。標準差σ表示數據相對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西格瑪水平”(或σ水平)將過程輸出的平均值和標準差與客戶要求的目標值和規格限值進行連接和比較。這里的目標值是指客戶要求的理想值;規格極限是指顧客所允許的質量特性的波動范圍。假設過程輸出質量特性服從正態分布。并且過程輸出質量特性的分布中心與目標值一致,沒有偏差。那么,σ越小,過程輸出質量特性的分布越接近目標值,特性落在規格極限之外的概率越小,出現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
理論上,6σ質量水平是指從-6σ到+6σ的正態分布在規范的下限到上限的范圍內。大部分過程輸出都集中在客戶要求的目標值附近。此時,流程具有滿足客戶要求的高能力。
顯然,過程輸出的分布越集中,輸出落在規范的下限和上限之外的概率就越小,過程輸出有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
通常所說的六西格瑪質量水平對應的缺陷率為3.4×10-6,是過程輸出質量特性的分布中心偏離目標值1的情況。5σ,是工藝長期運行中出現缺陷的概率。為避免混淆,六西格瑪(或6SIGMA,SixSigma)常用于區分統計學意義上的6sigma。
上一篇:六西格瑪管理與其他管理方式的區別
下一篇:六西格瑪管理評價準則的術語和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