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數學中的σ( 西格瑪)和6σ( 六西格瑪)。不是我們的目標。作為一個企業,一個經濟體,我們研究σ( 西格瑪)和6σ( 六西格瑪),是因為它們能為我們指出一條改進工作的新途徑。
騎自行車的例子。一個新手在城市主干道上騎行,偏離中心線一米(圖中假設為6σ。不會有問題,但是如果為它指定的非機動車道總共只有一米寬,那么他的騎行水平就有問題,需要提高,至少他必須達到他能左右控制0.5米范圍的目標,否則問題就大了;如果他騎在鄉間的木橋上,0.5米左右的偏轉范圍還是有問題的,可能只允許他左右偏轉0.1米。如果他是雜技演員,必須騎在鋼絲上,哪怕是0.1米,問題還是太大。
六西格瑪的第一個經濟意義是反映偏差,偏差是一直存在的。即使達到6σ的水平,仍然存在偏差超出允許范圍的概率為百萬分之3.4的可能性。因此,根據客戶要求的水平,可以根據工藝的經濟特性調整偏差的公差、偏差的大小和改進的范圍。但隨著整個社會(或行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公差水平也會提高,σ計算中的上下公差范圍會減小,所以對缺陷減少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六西格瑪的第二個經濟意義是完美,為所謂的完美埋下了一個底線。從統計學上講,顯著性概念的分界點一般在80%左右。所以從數學概念上考慮缺陷率本身,6σ的水平應該是一個相當高的要求。但是,對于航空、航天以及許多具有高科技特征的復雜系統,系統的各個部分達到6σ的水平后,系統的整體水平可能會相當低,仍然不能滿足我們的實際需求。但在一般的管理領域,如果客戶滿意度能做到99%的滿意,這類企業的管理水平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了,別人不敢比。但是對應六西格瑪,只做到了2.4 西格瑪的水平,所以從數值上來說,無論如何也不能說這已經足夠好了。所以六西格瑪的第二個經濟意義就是把六西格瑪當成完成式代詞。我們不僅要在生產上做出完美的產品,更要讓我們的服務做到完美。
上一篇:六西格瑪的數學概念
下一篇:6西格瑪管理的客戶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