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是硬盤生產的高科技企業,產品就是電腦中記錄數據的硬盤。硬盤組裝過程是在高度凈化的生產車間,組件要有磁頭、磁碟、上下磁鐵、過濾器、馬達組件和底座、蓋板和一些螺絲組成。磁碟的表面損傷缺陷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表面是否有劃傷及嚴重程度直接決定了該盤片的存儲密度和范圍及是否能達到設計容量的要求。嚴重的表面損傷將會因為不符合要求而失效。存儲介質必須更換,報傷的介質要求直接報廢。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報廢,拆卸。重新組裝等的成本,企業的凈利潤下降。天行健管理顧問主要針對目前某公司中的某產品由于磁碟表面損傷引起的失效問題,在運用以前其他的質量管理方法不能完全解決這一失效的質量難題的情況下,打破一般方法只著眼與局部或表面的現象的常規,對劃傷的問題運用六西格瑪管理定義、測量,分析測量結果并對潛在的根本性原因進行分析和改善。
1、某產品由于磁碟表面損傷引起的失效問題,在運用以前其他的質量管理方法不能完全解決這一失效的質量難題。
2、對磁碟局部或表面現象的常規,劃傷問題的定義、測量,分析測量結果并對潛在的根本性原因進行分析。
2、運用六西格瑪DMAIC的方法進行產品質量改善的系統研究及改進分析,找到關鍵因素實施改進并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
3、將過程整改情況進行總結,對取得的效益進行評估并最終形成控制的相關文檔,使項目的成果能保持下去,同時也給其他項目的研究做出一個樣板。
4、將磁碟表面損傷引起的缺陷率降到1.7%,提高磁碟合格率和成品率。
一、六西格瑪簡介
六西格瑪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當時日本產品憑借著高質量、低成本橫掃全球,面對這種威脅,摩托羅拉逐步在公司內部形成了一套系統化的質量改進方案——六西格E六西格瑪所帶來的收益累計高達140億美元。1988年榮膺極負盛名的第一屆“波多里奇美國國家質量獎”。聯合信號公司的拉里博西迪在1992年將六西格瑪引入聯合信號公司,并將大量的關于組織變革和領導力提升,變革企業文化的內容補充到六西格瑪方法中,改變了企業的經營和運作方式,連續31個季度每股利潤13%的增長,股價漲了8倍。通用電氣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開始以其雄厚的財力不斷投入巨資在全公司范圍內推廣六西格瑪,并將它作為公司戰略的一部分來實施。結果使通用電氣的股票市值增長到了4500億美元,增長了30多倍,公司排名從世界第十位提升到了第二位。為此,GE連續兩年獲得了《財富雜志》評選的全美及全球最佳公司。
同樣,六西格瑪管理在聯信、ABB,東芝、三星等企業組織中也獲得巨大成功,甚至一些服務領域的組織如花旗銀行、迪斯尼、希爾頓酒店等,也通過引入六西格瑪管理,給顧客和股東帶來極大的收益。
六西格瑪隨著外資的引進也已在中國這塊文明之地悄然播種,我國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六西格瑪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與競爭力的最有效的指標,優秀的中國企業家看到了六西格瑪的巨大力量,開始嘗試導入六西格瑪。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內產品與服務的質量,跟上國際步伐,國內企業推行六西格瑪管理成為必然趨勢。
二、項目定義
磁碟表面損傷引起的失效問題主要是因為,與磁碟局部表面接觸的組件接觸面或點有細小的硬質顆粒或突起,以及沒有處理和消除的細小毛刺。這些顆粒或突起在磁碟的旋轉過程中就會在磁碟表面形成不可修復的損傷而導致磁碟的單面或雙面的報廢。
這些損傷一方面影響磁盤的格式化和容量的計算,也就是最終可能這片磁碟達不到設計的容量,只能降級做成低容量的硬盤。
嚴重的必須更換磁碟,損傷的磁碟直接報廢,不可修復或回用。尤其是在多碟硬盤中這種缺陷更為明顯,多碟的硬盤畢竟多了磁碟,磁頭,還多了墊片。此項目需重點找出影響這個磁碟表面損傷引起的失效問題的關鍵因素并加以改進和消除,是缺陷率能夠達到項目要求的目標。以往最低的缺陷率為1.4%,基線是2.4%,我們的目標是磁碟表面損傷引起的缺陷率降到1.7%。
三、項目測量
測量(Measure)階段既是定義階段(Define)的后續活動,也是連接分析階段(Analyze)的橋梁,是事實和數據驅動管理的具體體現,是DMAIC過程的第二階段。任何過程的輸入與輸出關系均可表達為:Y=f(x),式中,Y為過程的輸出結果;對于任何給定的產品或程序,都存在輸入、過程和輸出三個環節。項目Y是我們測定客戶CTQ的方法。x為影響Y的過程輸入。正是那些關鍵的輸入變量x決定了輸出變量Y。六西格瑪項目的實施過程,就是不斷地揭示兩者之間關系的過程。測量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在界定階段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Y的測量,并通過收集x和Y的測量數,定量化地描述Y,認識Y的波動規律,揭示過程改進的機會,識別可能的途徑和改進方向來實現改善目標。
1、硬盤測試
硬盤測試過程中會有專門針對磁碟表面損傷的信號測試,在經過項目團隊的會議討論,針對硬盤生產過程的具體流程進行分析,運用魚骨圖,因果效應圖和失效分析工具,將大家認為對可能形成損傷問題的原因全部列了出來,并對這些因素進行了權重打分,初步選出幾條對表面質量有明顯影響的因素。
為了使尋找因素更準確,又對這些因素進行了失效模式分析。通過對影響因素進行權重打分,根據發生可能及幾率,選出了磁頭來料問題,流水線影響,馬達原料問題,墊片來料問題,墊片回收循環使用等五項影響因素,將這五個因素作為下步項目研究的重點。
2、測量系統分析
選定28個硬盤做好標記,其中12個來源于其他的失效,13個是成品,5個是首次測試有問題的,但重新測試通過的硬盤來對這個測試系統進行attributeGageR&R分析。除由于生產線硬盤流量大,跟蹤不到位2個硬盤沒有及時得到結果外,其他的硬盤測試結果得出,把通過和失效的結果輸入Minitab顯示測量系統有效性大于80%,故測量系統有效。
四、根本原因分析及改進
項目小組依據前面FMEA的結果,對得到的幾個關鍵因子進行了假設檢驗(a=0.05;=0.01),證實只有磁頭堆的來料問題,流水線影響,馬達原料問題都不是關鍵因素。而墊片的來料問題和墊片循環使用是針對磁碟損傷的關鍵原因。
1、針對墊片全新來料的假設檢驗
選取DUFU和Global兩家供應商,DUFU檢取的樣本數是2382個,其中有磁碟損傷相關的失效數84個,Global檢測數是2744個,碟損傷相關的失效數20個。假設檢驗顯示P-Value=0<0.05,證明墊片是關鍵原因,必須馬上暫停領用DUFU的全新來料并要求供應商提供改進措施。
2、針對回用墊片有做的實驗
設3個樣本組,組一選取Global全新墊片,樣本數1198個,最后測試出來有損傷異常21片;組二選取100%回用墊片970個,測試結果是損傷相關的失效數28個;組三選取的是在10倍顯微鏡100%檢查通過的回用墊片500個,測試結果是沒有相關的失效。假設檢驗結果是P-Value<0.05三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回用墊片是一個關鍵因素。要想減少這些相關的失效必須馬上針對回用墊片提供改進措施。下回用墊片表面損傷顯微鏡下反而比全新的來料輕微。
3、針對關鍵原因的改進
①倉庫中的全新來料,要求供應商拉回進行刪選,剔除毛刺的或損傷的墊片。10倍放大鏡后30倍放大鏡確認;對于沒有出貨的墊片按新標準出貨:10倍放大鏡后30倍放大鏡確認。
②更改圖紙,將墊片邊緣的倒角由45度改為圓弧倒角,并通知到供應商確認圖紙更改。
③對于工廠內部己經領用的墊片,對于出現損傷失效相關的問題產品,拆開后墊片報廢,不再回用。生產線上其他的墊片回用必須按新的標準來檢查確認。
這些改進的措施是要落實到實際生產中并經過長達幾周的試驗和跟蹤后,對改進結果進行了分析,我們才能確認措施有效。這種改進分析的結論不僅需要大量數據的支持,而且數據需要經過整理,并需要排除異常數據。幸運的是公司就是做電子產品的,對每個工序甚至工位都有針對生產數據的收集,大大方便項目團隊。
五、針對關鍵因素控制
1、更新FMEA在項目完成后,要對FMEA更新相關的條目。
2、對新標準形成文檔在對生產線的產品FMEA更新的同時,要對生產線的控制計劃進行的更改。
六、效益評價
磁碟的表面損傷將會導致產品的合格率和成品率下降,是產品生產的一個重要指標。天行健管理顧問將磁碟的表面損傷缺陷率定為作為一個六西格瑪黑帶項目,運用六西格瑪DMAIC流程,通過對磁碟表面質量問題的界定、測量、針對測量結果對根本性原因進行分析,然后,從損傷的具體位置形態入手進行分析研究,將導致損傷的潛在關鍵因素逐一進行假設檢驗,確認了墊片DUFU全新物料和生產線回用墊片兩個關鍵因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過對這兩個關鍵原因進行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損傷缺陷率顯著下降,達到了項目的目標。
1、部件報廢率得到有效控制,表面質量大為提升,缺陷率明顯下降,成品率得到了提高。
2、經過對關鍵指標進行控制,在接下來得生產中,關于磁碟損傷相關的失效下降到一個最低的水平。
3、磁碟表面損傷缺陷率的趨勢圖和常量跟蹤。可以看到缺陷率進過改進措施的貫徹,不斷地降低,最后維持在0.5%左右。
4、由于磁碟表面損傷缺陷率1.9%,相應的因表面缺陷導致的部件報廢也同樣降低1.9%取得效益:產量x項目改善的缺陷率1.9%價格,其中的價格必須包含墊片和磁碟兩部分3.5+56=59.5元,同時要包含生產成本8元,總計67.5元,產量我們取周平均數150K,即:150000×1.9%×69.5=19807.5元周。
5、確認了墊片DUFU全新物料和生產線回用墊片兩個關鍵因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這兩個關鍵原因進行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損傷缺陷率顯著下降,達到了項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