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最初主要針對制造業,通過數據收集,研究分布規律,并利用正態分布分析可能的缺陷數量,然后逐漸發展到包括服務業在內的所有其他流程。
六西格瑪 POKA-YOKE的概念是由日本管理專家、豐田生產系統著名創始人新鄉重夫先生首創,發展成為獲得零缺陷,最終避免質檢的工具。
人們在生產和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缺陷。如何杜絕這些缺陷,保證產品質量和用戶安全,是質量工作者長期關注和探索的問題。大多數缺陷是由錯誤引起的,包括設計錯誤、制造錯誤和使用錯誤。
設計錯誤是由設計師的錯誤造成的。產品功能不全或參數不合理。這樣的錯誤會導致產品的固有缺陷。
制造失誤是由于生產現場環境復雜,環節多。錯誤可能隨時隨地發生。這些誤差是由人員、設備、環境、材料等生產要素的偶然變化造成的。
使用錯誤可能是由于產品沒有正確的使用說明,或者用戶認知水平有限或粗心大意,無法按要求正確使用產品。
不要低估這些錯誤。它們至少會影響產品的功能和性能,最多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此我深有體會。作者從事出版工作,出版業就像制造業一樣。一本書的出版需要編輯、設計、排版、校對、印刷和裝訂,每個過程都有自己的規范。任何輕微的疏忽都可能導致錯誤,甚至報廢書籍。比如一本書的封面,經過設計和校對,最后打印出來(打印時的細節供參考),一切正常。膠片打印時,由于工作人員的疏忽,遺漏了一份排版文件,導致封面上只有文字,所有的標題和插圖都丟失了。膠片上的錯誤被送到印刷車間而沒有被發現。在印刷車間印刷封面時,根據工序要求,印刷樣張應與打印樣張仔細對比。不幸的是,印刷沒有發現任何錯誤。然后把印好的封面送到裝訂廠,結果可想而知。這樣,次品一次又一次地流入下一道工序,最終產生廢品。
(POKA-YOKE)防錯系統就是為了杜絕這種缺陷,強調在生產過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要進行檢查,如果出現偏差,要能及時發現并采取糾正措施。它比產品成品后質量檢驗的消極補救方法更科學。它的特點是既能早期發現缺陷,又能及時減少缺陷。
六西格瑪的最高理想是無缺陷,即理想的現場質量控制,而(POKA-YOKE)防錯系統提供了實現這一理想的途徑。(POKA-YOKE)防錯系統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絕不允許出現哪怕一點點的次品。要想成為世界級企業,不僅要在理念上做到零缺陷,在實踐上也要做到零缺陷。
(2)生產現場環境復雜,每天都有可能出問題。錯誤導致缺陷,缺陷導致客戶不滿和資源浪費。
(3)我們不能消除錯誤,但一定要及時發現并立即糾正,防止形成缺陷。
防錯系統分析表明,錯誤是由主觀錯誤和客觀錯誤引起的。主觀錯誤是指由操作人員的錯誤造成的錯誤,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疏忽和誤解;錯誤的判斷;不熟悉和缺乏適當的專業技能;固執,憑經驗做事;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慢;缺乏指導;猝不及防;明知故犯等。抽樣檢驗和統計過程控制技術存在客觀誤差。那么,如何有效地消除這些錯誤呢,錯誤預防系統的有效方法是主動有效的預防勝于被動的處置:采用找原因測試,即把測試的重點從識別缺陷轉移到發現錯誤。一旦出現錯誤,立即停止并糾正,以避免形成不良產品。盡量使用100%檢驗:100%檢驗是避免客觀錯誤最有效的方法。
研究和學習防錯系統還有很多具體的手段和方法。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學習一些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這樣我們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